征文选登: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发布日期:2021-06-19 阅读量: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的卷首语。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记录了作者一家平凡且细碎的幸福,这本书读起来是轻松的、快乐的,在书中作者描写了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因为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但是真实,细腻。作为母亲,面对从初生至童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他们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有时候让人忍俊不禁,有时候又让人爱怜不已,在点滴之间可以看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与期盼。本书也可以体会出一位母亲的教育思路,书中虽然没有直白的表述出来,但却隐藏在一件件细碎的小事中,让我感悟良多。


作者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而我,却没有她那样的耐心与勇气。所有的育儿书籍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会出现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你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大打折扣。在我们家,爷爷奶奶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都恨不得替孩子吃饭。而女儿在吃饭时总是慢腾腾的,每次她都会比我们先吃饭,等我们吃完之后,她碗里的饭都还没有吃完。这时候,爷爷奶奶就索性一喂了之。我们常说吃饭应该细嚼慢咽,但是在孩子身上,我们却无法忍受她的不急不慢。女儿学跳舞,她的舞蹈老师要求每天晚上都要练习几个基本功的动作,每次要到跳舞的时候,她就开始磨磨蹭蹭的,一会儿要画画、一会儿要玩玩具、一会儿要上厕所……我们是软招硬招全部使尽,赞美、鼓励、连哄带诱......希望她能早点做完“正事”,即使我们用尽浑身解数,效果也并不怎么样。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她按照我们的思路完成所有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忘记了,孩子的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其自然的时间和规律,不要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在家长的催促之中。


看完《孩子你慢慢来》,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孩子时,我发现她的动作虽然一直都慢,但是成长却一点都不慢。我深刻地感悟到对于孩子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