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我的书缘
发布日期:2021-06-19 阅读量:次我从小就比较喜欢看书,孩儿时最爱看连环画和一些五彩斑斓的画报一类。那时认不了几个字,就觉得书中插图的人物、山水花鸟栩栩如生,犹如跃出了纸面。时常捡些木碳或瓦砾之类的东西照着图就在水泥地上和墙壁上画开了,只要够得着的地方,绝不留下空白。接下来的后果就是邻里大妈们纷纷上门告状、指责,少不了又挨父母一顿臭骂或狠揍,还得去找些破布一点一点地擦掉,心里很是不甘。
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校园里的绘画高手。办板报、专栏好象成了我的专利,非我莫属。又像嚼后的口香糖胶粘在手上,怎么也甩不掉。在家中,爸爸的书架上,一半都是我的连环画册和绘画技法之类的书籍。捡到五分钱,毫不犹豫交给老师,得个表扬,还窃喜不已;捡到二角钱,悄悄买本书,得到了知识,没有半点自责;父母给的一些零花钱也绝大部分变成了书籍,最后连书架也变成我独自拥有。
工作后,正因我有一些绘画技能,分配到工会做宣传工作。从此,板报、专栏工作又成了我的专属阵地。随着时间推移,爱好越来越广泛,当然书籍的类别也丰富了许多。下班后的娱乐,关门看书或在办公室涂鸦。办公室的灯光引来了部分同事的围观,还招引来了不少稚童,非要我给予他们绘画指导,怎么也推辞不脱,我又成了幼儿园的一名业余老师。在那个年代,教课没有任何报酬,还自己花钱给一些儿童买参考书。看到学生通过学习后的一点点进步,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十多年后,当年跟我学画的一名学生考上了四川美院,高兴地向我报喜,还拿出我当年给他买的书兴奋地说,这本书是他最珍贵的一本书,正是这本书使他迷恋上了绘画,书中的技法让他打下了牢固的绘画基础。他会永远保存这一本书,还要传给下一代。唉!真没想到一本很普通的书竟成了他的传家宝。这是我与他的缘,也是我和他与书的缘吧。
书,能丰富知识,能陶冶情操,能带来欢娱,也能带来无限幻想。
无聊时突然萌想:大自然中,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斑斓,每个人看到的色调是通过文字或叙述所固定下来的,是整个世界公认了的。但每个人与自己所感知的色调是否一致呢,色盲是怎么回事?我这一奇谈怪论到处求证,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事后偶尔在一本小说中,发现作者与我提出同样的疑问,这段疑问又勾起了我另一个兴奋点,作家思维跟我想到一起了,我可不可以也写篇小说呢?于是苦思冥想,挖题材,编大纲,收集素材,忙得不亦乐乎。上班时一有得闲便继续整理思绪,下班后也夜以继日,挑灯苦战,茶不思饭不想。几个月下来,人整整小了一个号,胃病也是那个时候熬出来的。虽然作品还是杂乱无章,七零八落,并没有多大进展,以至于到最后不得不放弃。但这本书,对于解答我的疑问和开启我对文学创作的探索却功不可没。
读书又给我带来一项新的兴趣,那就是学习天文知识。单位上的图书室订了天文知识杂志,基本上成了我自己的杂志,从第一期到年末最后一期,全部都由我一人借了。什么太阳风、某某星云星团、宇宙大爆炸、不明飞行物、外星人等等文章全都拜读。读后还常向他人高谈阔论,大放厥词,加上自己的理解,从神秘谈到灵异,从灵异世界谈到现实生活。甚至还购买了一台简易的天文望远镜,一到晴朗之夜,宿舍楼顶必见我身影。看到模糊的月球环形山,兴奋得大叫,又招引来了一批好奇者争相观望。从此,图书室中的天文知识杂志就不再属我专用了,但我又接识了一批相同爱好的新朋友,常聚集在一起喝酒、胡侃,相互分享近来学到的天文知识。
看的书越来越多,爱好越来越广泛,与书的结缘也越来越深。真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包罗万象。在我身上应证了一句俗语,叫做“门门懂、样样瘟”。当然好处还是有一些,工作上成了一名“全挂子”,什么事都知道那么一点点。这算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吧。
总之,阅书不少,但全都学而不精。收获就是结下了书缘,因书结下了人缘。目前,我工作近四十年,阅览书籍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网络阅读又成了新宠,我的手机除了打接电话和摄影外,几乎都是浏览书报。看来,我这一生要与书籍结下终生之缘。